风吹雨打都不怕,全靠它!
2016-12-19 15:58 来源: 编辑:矿材网

 我到地质队的第一课,是由刘孟冬带着去器材科领工具、仪器和劳保用品。

 初来乍到,新兵蛋子,对工具、仪器我还略知一二,可对什么是“劳保用品”,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老刘对我解释说:“劳保”是劳动保护的简称,是国家为保护工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地质属艰苦行业、高危工种,不但工人有劳保,连技术干部也享受劳保。什么?各项措施,既是措施怎么能“享受”?既是措施怎么能叫“用品“?又该怎么领“措施”呀?刚从学校出来,还满身书生气。越听越糊涂、满脸写着狐疑。老刘看出来了,继续耐心地对我解释:说简单点吧,劳保实际上就是福利呗。这下子,我总算开了窍,有点模糊认识。

 真正了解劳保用品还是在接触实物以后。发的劳保用品真多,从穿到用,从头到脚,琳琅满目一大堆,我一下子看呆了。穿的有工作服、登山鞋、雨衣、雨靴;防的有被袋、油布、帽子、棉纱手套;用的有铝制的猪腰型饭盒、行军水壶;等等。这些劳保用品怎么用?怎么挑?一时还真犯难。管他,先领回去再请教老师傅吧!

 还有一个插曲,领来仪器工具中有一把计算尺(见下图),那是我们当年所使用的最高档、最先进的计算工具了,许多水利水电工程包括大坝设计就是靠计算尺拉出来的。现今的青年见多用惯了各式各样计算机(电脑),我的小孙子用电脑比我老练得多,恐怕就没见识过这兵器。其实,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咱们国家的省级设计院的设备还就这么个水平。时代的进步,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从这里也可窥见一斑。

 

 在众多劳保用品当中,工作服是最主要的,最实用的,也是大家最注意的。那时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发的工作服虽属低档,但既省钱又省布票,相当顶用。钻探工人往往上班穿,下班也穿,工作服成为“全天候”的服装。我们享受的标准是一年一套,基本上够用,积攒几年下来,就有几套可以替换使用。有条件的人,只要再配一、二套中山装、两用衫之类的,探亲、回城时穿穿,“穿“的问题就算搞定,行了。当时,社会上享受工作服的工人很多。行业不同,工作服的面料、颜色、式样也不一样,眼尖的人还可以从工作服来识别、判断出你的职业,这也是一种本事。

 对于地质技术人员,地质测绘的时候,没有工作服还真不行,确实起劳动保护作用。野外作业,清晨出工,日落而归,日平均走路在20至40里。其间要跑路线区域,找露头断层,搞观测记载;对于重要的地质现象、线索和露头还要跟踪追索、描述记录、拍摄取样。穿上工作服攀峭壁,不会被岩壁孤石擦伤(见上图);钻林子,不怕树杈枝丫刮(见下图);穿草丛,不怕荆棘芒草刺;进探洞,不会被蚊虫、黑蠓甚至老蛇直接叮咬。汗湿了不在乎,挂破了不心疼,走累了随地坐不怕脏。


 还有两大优点:夏天,劳动布既透点水也透点气,穿在身上虽然热,无非被汗水湿透、又被高温蒸干,留下一道道白色的汗渍而已,但是不长痱子不中暑。冬天,厚衣服不好洗,可工作服好摆弄,扔到木桶里泡两天,加点洗衣粉,再用清冽的溪水一濯二踩,既干净又快干。地质测绘要历时几个月,大部分落在春天到夏天这个时段,顶春寒、淋梅雨,冒酷暑、晒烈日,爬山林、涉溪河,全靠工作服抵挡,谁都忘不了工作服。 

 我的工作服是灰色的劳动布,胸前印着“安全生产”4个白色的字。穿旧了以后,堪与当今年青人流行的什么水洗牛仔衣、石磨牛仔马甲、喷沙牛仔裤相比美。简直可以说工作服是牛仔布的始祖,也可以说老早我们就在引领时尚了。可惜,工作服差一个领子,叫人一看就不顺眼,真遗憾。有的工人还偷偷地自嘲:“跟劳改犯穿的无领囚衣差不多”,话虽然损,却道出真情,小小一个衣领折射出“人本观念”的深浅浓淡。

 幸好,我的妻子手巧,裁缝的功夫过硬。她不但替我的工作服加上了领子,还把宽敞肥大的上衣、裤裆低低的裤子改得十分合身。从此,我的工作服变得合身、结实,不论行走或作业,穿起来宽松,舒适,蹲站蹬跳都方便,实用又尽显风采。地质组里好几个同事也央求她帮忙修改。1967--1968年,我参加拆旧省体育场建五一广场的劳动,广场竣工后拍影纪念,还是穿着工作服。(见下图)

 工作服,我穿了二十多年,你是地质队员的军装。你见证了我们与山川为伴、以四海为家,为祖国奉献青春的地质生涯。你的风采,就是我们的自豪与骄傲,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文章来源:芗子的博客  非常感谢前辈的分享!

上一篇:地质“三宝”竟是它?

下一篇:神奇,地质队员还有这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