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为地质人建名人堂了!
2017-12-13 10:46 来源:鱼眼看矿业 编辑:矿材网

  今天,笔者先为中国科协点赞,原因很简单,就是自2010年起,中国科协启动了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12月7日,中国科协在北京进行了这一工程2017年度的捐赠仪式,这也是采集工程自2010年启动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捐赠仪式。


  在这次捐赠仪式上,14工程入选者、入选者家属以及所在工作单位,共向中国科协捐赠2万余件珍贵学术史料。


  在14位入选者中,除有院士和知名专家外,还出现了一位基层地质工作者的名字--杨衍忠。


  杨衍忠生前是江西省地矿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原物探高级工程师,也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启动以来唯一入选的基层地质工作者。自2014年10月入选后,采集小组通过梳理杨衍忠捐赠文稿资料,前往北京、焦作、瑞金、萍乡、新余、南昌、向塘、吉安、赣县等地,访谈杨衍忠亲属及生前同事、挚友,查阅大量的档案及地质报告,共采集口述类资料36件、传记类资料11件、信件类资料130件、手稿类资料449件、著作类资料3件、论文类资料1件、学术评价类资料2件、图纸类资料19件、档案类资料83件以及音频视频等其他资料。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是中国科协联合中组部等11家部委共同实施,是凝聚广大科技界厚望与期待的一项伟大工程。7年多来,采集工程得到了老科学家及其家属和所在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进行了400多位老科学家的学术成长资料采集,收集和保存了大批见证中国现当代科学发展历程的珍贵资料。采集工程以学术成长经历为主线,重点面向年龄在80岁以上的两院院士,或虽不是两院院士,但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老科学家(院士和非院士的比例为8∶2)。


  笔者为什么要为中国科协的这一活动点赞呢?


  原因也很简单,这一活动有助于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崇尚科学家的好氛围,对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大有裨益。简而言之,这一活动有助于营造把科学家当明星追捧的氛围。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各种新鲜东西进入国门,国人的自信心受到极大挑战。特别是在西方有意识地进行舆论引导、国内慕洋大V们竭尽全力配合后,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民族自信心更是一泻千里: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言必是西方好,甚至连老祖宗流传百年、千年的传统也被纳入到质疑之列。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15年12月28日,因为北京首钢队带来了三座冠军奖杯,北京建了一个“马布里之家”个人纪念馆,其动静之大,用轰动京城一点也不为过。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工作在北京为中国上天、入地、下海,为中国科技腾飞贡献毕生心血的许多科学家,却没有享受到北京市的这一待遇。这些为国家呕心沥血的人不要说在京城有个类似的“家”,就是在动辄几十个版面的报纸上、不受字数版面限制的网络上,也很难见到他们的消息。


  所以,笔者以为,国人自信心的降低甚至缺失,只能怪政府、部门、组织的舆论引导不力,怪我们没有进行舆论引导的长期战略规划,怪我们舆论引导时说教式、教训式多而艺术性、多样性差。


  现在,中国科协做出了榜样,其他部门、组织能否跟上呢?鱼眼的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建议地质系统尽快实施类似工程,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矿业联合会或其他行业内的社团组织,应积极行动起来,尽快建一个中国地质人的多人堂,引导更多的后昆投身地质事业。


  笔者认为,在建实体“家”的同时,还可在地质云上设立地质名人堂专区,利用网络扩大影响。


  最后,附上江西地矿局赣南地质大队杨衍忠采集工程项目的总结,地质名人堂可建设参照这一模式,开展入选地质科技人员的材料采集工作。


  附:杨衍忠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阶段性工作情况汇报


  杨衍忠采集工程自启动以来,尤其是2015年12月接受初期评估以来,采集项目人员切实按照中国科协采集办和省科协的要求和部署,耐心、细致、严谨地做好采集工作,现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采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采集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队原物探高级工程师杨衍忠同志于2014年10月中旬入选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这是目前江西唯一一名入选的科技工作者,也是全国唯一一名入选的基层科技工作者。2015年6月,中国科协采集办将杨衍忠采集工程列入2015年项目,采集时间为2年(原定一年),2017年7月结题。


  整个采集工程到目前为止,从时间及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案头准备阶段,时间跨度为2015年6月初-2015年9月。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对现有资料进行梳理。具体包括:1.对杨衍忠捐赠的2200多万字的手稿进行初步整理,梳理出大致清晰的年表;2.在梳理年表的基础上,对杨衍忠参加过的地质项目进行了整理;3.对杨衍忠日记进行数字化再整理;4.对杨衍忠学习宣传活动中留存的大量图片、音视频资料进行梳理;5.对杨衍忠及家属的家中留存的有关资料进行采集。


  (二)全面铺开阶段,时间跨度为2015年10月~-2016年9月。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完成所有采集工程的基础性工作,开展外出访谈工作,编撰年表和资料长编,确定研究报告提纲。具体包括:1.前往江西瑞金,寻访杨衍忠亲属及同学,采集杨衍忠母亲参加革命工作情况、儿时家庭生活情况及在中小学读书情况;2.前往江西萍乡、新余,寻访杨衍忠同学、同事,采集杨衍忠在原中南煤田128队(现901队)、902队工作学习情况,以及在中南煤田地质干校(汉口、焦作)、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校学习情况;3.前往郑州、焦作、北京,采集杨衍忠在中南煤田地质干校(汉口、焦作)、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校学习情况;4.前往江西南昌、向塘、吉安、赣县等地,寻访杨衍忠同事,采集杨衍忠在物化探队工作学习情况;5.完成资料归档分类整理;6.综合梳理杨衍忠日记中的工作日志、地质项目资料、捐赠文稿资料、有关档案资料,编撰资料长编;7.确定研究报告提纲。


  (三)突击攻坚阶段,时间跨度为2016年10月至今。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按照中国科协采集办中期评估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资料。具体包括:①完善资料归档编;②系统整理信息资料,完善年表和资料长编;③完善研究报告提纲;④梳理600万字找矿文稿有关资料;⑤编写研究报告。


  二、采集工作的主要成果


  (一)采集到丰富的资料信息和实物原件。通过梳理杨衍忠捐赠文稿资料,前往北京、焦作、瑞金、萍乡、新余、南昌、向塘、吉安、赣县等地,访谈杨衍忠亲属及生前同事、挚友,查阅大量的档案及地质报告,采集到丰富的资料信息和信件、照片、仪器、工具等珍贵实物原件。


  (二)完成了采集资料的归档整理。目前已按照采集工作规范和要求,整理出口述类资料18件,传记类资料12件,证件类资料47件,信件类资料128件,手稿类资料477件,著作类资料8件,论文类资料5件,报道类资料147件,学术评价类资料2件,照片类资料81件,图纸类资料325件,档案类资料98件,其他类资料48件,音频类资料1360分钟,视频类资料1918分钟。同时,完成了600万字找矿文稿的分类梳理,大致了解了杨衍忠编撰找矿文稿的过程。


  (三)形成了史料翔实的年表和资料长编。目前,杨衍忠同志的年表已经大致梳理完,全文近1万字。资料长编方面,到目前为止已编有21万余字,预计编完会超过25万。


  (四)开始了研究报告的创作。通过系统分析采集到的大量的信息资料,我们认为,苏区文化的熏陶、红色基因的传承、优良学风的教育、科技报国的追求、火热年代的感化、艰苦环境的锤炼、地矿文化的引领等,都对杨衍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经过五次框架性修改,我们最终拟定了研究报告的写作提纲。研究报告将围绕一名普通地质科技工作者的成长历程,从“红色基因、结缘地质、放歌山野、情系赣南、鏖战南岭、地质情结、老骥伏枥、生命绝唱”等八个方面,为读者生动再现这位个性鲜明、敬业奉献的先进人物。目前研究报告初稿第六章《地质情结》已近完成,修改稿第二章《结缘地质》已经完成。


  三、采集工程中期评估情况


  2016年9月-10月,中国科协分北京、南京两个批次对2015年度48个采集项目


  进行了检查评审。10月17-19日,第二批中期评估会在南京召开。杨衍忠采集工程顺利通过中国科协采集办中期评估,“采集、整理、写作、访谈”四个子项目评审获得3优1良+。评审专家认为,采集小组虽然不是专业的团队,但做的工作很专业,采集工作严谨细致,采集资料数量最多且相对完整,资料整理规范有序,年表整理非常详实,拟定的研究报告提纲在所有评审小组中是比较好的,工作进展远远超出了中期评估的程度,从提交的资料及汇报的情况看,都体现了单位对采集工作的高度重视、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专家希望,采集小组继续严谨细致地做好采集工作,进一步开展好深度间接访谈,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杨衍忠工作生活中的故事和人性闪光点,把一位平凡朴实的老科技工作者的形象,客观、真实地展现在大众面前。按照专家评审的意见,我们对相关资料进行了补充完善。


  四、采集工作的主要困难


  (一)采集工作进度偏慢。从目前采集工作进展情况来看,我们比原来预期的晚了近两个月的时间,要如期完成采集工程难度很大。这里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采集人员之前都没有从事过史学研究,作为非专业人士在开展采集工作存在一定困难。二是由于地勘单位生产经营工作的需要,采集工作人员大多数都是在兼职做采集工作。二是采集工作内容比原来预期的要复杂的多。


  (二)采集工作难度很大。杨衍忠同志已经去世,可供我们直接借鉴的信息资料很少,可以间接访谈的人员也很少。在开展采集工作中,我们只能通过梳理他捐赠的文稿和日记,查阅队志、档案等资料,将零散的信息拼凑成有价值的线索,再进行相关访谈,了解及旁证一些信息。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年多来,我们查阅档案及地质报告资料多达千册,整理文稿资料900多份,口述访谈20多人次,对文稿、信件、日记、档案等资料进行文字摘录超77万字。而且这些采集整理出来的信息非常琐碎,难以反应原有事情的基本面貌,时间跨度很长,相互交织、互为因果,增加了采集工作尤其是外出访谈工作的难度,很多同志都需要进行二次访谈。


  (三)采集标准难以把握。作为一名基层的科技工作者,我们在采集内容和标准的把握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去年中期评审会上,采集评审专家也指出,杨衍忠采集工程在采集工作标准规范上确实存在特殊性。以资料长编的编写为例。杨衍忠从事的物化探项目大多数都是跨年度的项目,而且都是很多个项目同时开展,加上地质找矿工作有着特殊的延续性。无论是用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要编制资料长编,都存在一定困难。而杨衍忠精神层面的东西,体现在其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宽泛,在资料长编的内容截取上存在一定困难。


  (四)研究报告写作难度很大。从接到采集任务开始,到拟定研究报告提纲,我们的定位始终是:杨衍忠就是千千万万老一辈地质工作者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尽量在地矿事业改革发展的历程中,去展现一位普通地质工作队员的成长轨迹。这个想法得到了中国科协采集办的充分肯定。这是一个很小的视角,却又是一个很庞大的命题,而且没有案例可以借鉴。在撰写研究报告的过程中,地矿行业系统的、全省的、全局的、全队的甚至小分队的信息都要涉及到,而且所有涉及到的事件信息的来龙去脉都要弄清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写作的难度非常大。


  (五)采集经费缺口较大。中国科协给予去世的老科学家采集经费标准是20万。目前项目经费已经大大超支。去年10月中评过后,中国科协采集办对采集工作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经过预算,采集工作至少存在30万的缺口。


  五、下一步的主要工作

  (一)认真撰写好研究报告,力争在6月底拿出大致初稿。

  (二)全力以赴迎接好中国科协采集办最终评审。

  赣南地质调查大队

  2017年05月16日


上一篇:“华龙一号”核电项目启动厂址地质勘探

下一篇:“地下明灯计划”江西探矿实验研讨会在景德镇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