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矿新趋势抢先看,第二届地质资源环境高峰论坛北京开幕
2017-11-04 11:14 来源:矿材网 编辑:矿材网


 1.jpg

 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新时代下地矿新趋势是什么,地矿人如何应对,针对这些热点问题,11月4日,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友会承办的第二届地质资源环境高峰论坛在北京华腾美居酒店举行,原中国地质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赵鹏大教授,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李金发,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北科土地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魏文侠,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曾志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王鸿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邓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何光彩等100多人出席会议。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友与社会合作处经与部分分会会长商榷,决定在上海召开第一届地质资源环境高分论坛,论坛产生了巨大影响,今年是第二届,由地大北京校友会承办,本次高峰论坛在业内产生了热烈反响,中国地质局天津、沈阳、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吉林省地矿局,内蒙地矿局,广西地矿局,新疆地矿局,山西省地矿局,上海地震局,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贵州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探局,中化地质矿山总局等近60家单位报名参加。


 会议首先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何光彩致开幕词,他说十九大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各位地大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发挥专业优势,为美丽中国建设做出新贡献。 


2.jpg

3.jpg


 会议首先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何光彩致开幕词,他说中国地质大学高度重视校友工作,专门成立校友与社会工作部,为校友服务。十九大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各位校友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发挥专业优势,为美丽中国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地科院常务副院长李金发做《我国地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报告,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地质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为地质工作指明了方向。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一是推进绿色发展,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二是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三是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四是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人类社会将要进入以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新阶段;以“新生物科学”、“创生、再生技术”为标志的第六次科技革命和以“仿生、再生和合成产业”为标志的第四次产业革命预计在2020-2050年到来;地球科学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方兴未艾,以“整合科学”的方式,解决地球系统科学问题,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研究成为热点,全球矿业形势筑底回暖,趋于稳定,地质勘查投入降中趋稳,结构调整。


 新时代要树立新观念,一是大地质观。其一是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地质观,新时代我国的地质调查工作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障生态安全的地质调查工作;其二是地球系统观,地质调查要以地球系统为对象,即包括了地球,又包含了与地球相互作用的天体,主体是地球的四个圈层,即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以及相互作用;其三是“以人为本”的地质观,地质调查由荒无人烟的野外为主,向人口和工程密集区为主转移,经济带、城市群地质工作越来重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成为地质工作重要内容。


 二是大资源观。其一是自然资源一体化,将“山水林田湖草”等作为整体,实现单一矿产资源向自然资源一体化的调查转变,查明更多门类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分布、生态特征及开发利用潜力等信息,促进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和高效利用、生态保护修复;其二是节约优先、综合利用,从保障资源供给向促进资源集约节约、提高综合利用效率的调查转变,推进多种资源的综合勘查,促进能源资源利用减量化;其三是开发绿色、低碳、清洁新能源,从煤炭为主向为石油、天然气为主转变,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页岩气、煤层气、水合物等)转变,从化石能源向清洁新能源(地热、石墨烯、核裂、聚变矿产等)转变,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如煤制油、煤炭清洁利用、铀矿安全利用等;其四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从大宗矿产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资源调查转变,发展新材料,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其五是全球资源配置,从传统的支撑企业境外碎片化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贸易,向支撑国家制定能源资源全球战略、支撑企业按照整体战略主导和主动参与全球资源配置。


 三是大生态观。其一是生态环境观,从传统的地质环境向生态环境转变的地质调查,从物理型的地质灾害调查,转变为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灾害综合调查;其二是生态资源观。传统的资源评价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和生态,要建立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如土地、矿产、地下水等自然资源。建立资源绿色评价体系,确保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安全;其三是生态系统观。生物、大气、土地、水和岩石圈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其中水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目前,生态系统的调查研究仍然是孤立的,不是系统的。要加强生态系统调查研究,确保我国生态安全,为全球生态安全作贡献;


 四是大数据观。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将成为新常态下引领社会变革、提高生产率的新杠杆,发现科学规律,提高地球认知程度和水平的科学技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立足地质调查的数据资源优势,加快共享开放和资源整合,推动数据采集与汇聚、处理与服务创新,充分挖掘地质数据的潜力和价值,发现新的科学规律,成为打开地球系统科学奥妙之门的金钥匙。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国际矿床地质学会副主席侯增谦做《一带一路与特提斯矿》报告,他说“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一带一路”地区涵盖64个国家和地区,覆盖总人口约46 亿(超过世界人口60%),GDP 总量达20 万亿美元(约占全球1/3)。“一带一路”有望构筑全球经济贸易新的大循环,成为继大西洋、太平洋之后的第三大经济发展空间。中国近200年来首次提出以中国为主导的洲际开发合作框架,是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决策,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顶层设计,是世纪强国大战略!“一带一路”作为一项重大的中长期国家发展战略,将解决中国过剩产能的转移、战略资源的获取、战略纵深的开拓和区域贸易的主导等重大战略问题。


 “一带一路”沿线覆盖全球两大巨型成矿域,中亚成矿域是洋盆消减汇聚增生,特提斯成矿域是增生+大陆碰撞,环太平洋域是大洋板块俯冲增生。目前,缺少国家层面对工作整体研究部署及各渠道资金的有效统筹考虑和规划。如何有效组织各方力量,发挥各方优势,减少重复工作,有效使用资金,使各单位有效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成为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国家地学合作向更宽更广领域发展的一项重要问题。建议部委联合设立“一带一路”战略联合行动委员会,迫切需要加强国家层面的科学规划,顶层设计,联合实施大科学计划实施 。


 北京北科土地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魏文侠做《土壤修复行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报告,她说截至2015年,美国环保署在超级基金项目中从潜在责任方手中拿到了超过351亿美元的资金,用于约2551个场地,同时还有超过69亿美元的过去已清理场地的成本回收;德国的土壤保护工作做得比较深入细致,一方面开展深入细致的污染场地调查,为开展土壤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对土地转型利用实行总量控制,规定到2020年,农业土地转型利用量不能超过30公顷/年;为满足建设需要,重点向原工矿业场地要土地,鼓励土壤地下水修复市场的形成和产业的发展。德国对于污染场地责任认定方法与美国相近,但不追溯没有造成污染的场地拥有者。如果业主不是污染者,又找不到污染者,那么业主至多承担与土地价值等值的修复成本,修复标准也有一定的弹性;英国是颁布了一系列实施污染场地修复的法案;鼓励对拟购土地彻底调查,促进场地评估和监测市场繁荣;通过提高填埋处置成本,促进原位处理技术和采样测试发展;相比欧美国家,日本开展土壤环境调查及治理城市土壤污染问题的时间都相对滞后。2002年颁布了《土壤污染对策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5年修复产值出现爆发式增长,2008年产值逐渐趋于稳定。随着修复产业的发展,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污水处理系统制造、厂房工程建筑、重工装备制造、和地质调查公司陆续进入修复市场。


 中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中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中国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规定不成系统,散见于多个不同领域法律,且规定笼统,责任落实和法规执行都存在较大难度。但是,这些相关规定还是对保护土壤环境,减缓土壤污染的速度和程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专项规定,对土壤污染防治和污染场地环境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升了政府和环保部门在这方面的意识和认识水平。国家与地方层面都出台了相关的标准,但总体看标准体系尚不健全,在监测监控、环境风险评价及土壤修复技术等方面还欠缺完备的技术指南及标准。


 目前土壤修复原位修复技术应用正呈增多趋势,异位修复技术仍然占据主流,修复向绿色与环境友好的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发展,从单项向联合、杂交的土壤综合修复技术发展,从异位向原位的土壤修复技术发展,向基于环境功能修复材料的土壤修复技术发展,向基于设备化的快速场地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发展,向土壤修复决策支持系统及后评估技术发展。修复材料主要是重金属固定化药剂、重金属稳定化药剂、石油烃类有机物氧化剂,发展方向是基于环境功能修复材料(纳米)的修复技术。污染场地修复十分昂贵,因此,一个良好的资金机制对行业发展非常重要。中国采取的是以“污染者治理”原则基础的土壤修复运营模式,可以有效地强化全社会的污染责任意识,有利于使生产经营主体重视环保措施,减少土壤污染的产生。中国对于污染者的环境保护责任的法律规定,经历了从“谁污染,谁治理”到“污染者治理”,再到“污染者负担”原则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污染者的责任边界逐渐扩大。


5.jpg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万人计划首批入选专家曾志刚做《海底资源的认知及开发利用展望》报告,他说海底矿产资源分布广泛,从近岸浅海到远洋深海均有分布,有海滨砂矿、磷块岩、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海底煤矿、海底多金属硫化物、海底油气、天然气水合物、海底稀土、滨海地下卤水,其中海底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和热液硫化物等资源储量可观,富含锰、铜、镍、钴、铅、锌、金、银等多种有用元素。目前,对海底矿产资源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其形成机制、分布规律、资源潜力及开采条件等方面,未来随海底矿产资源开采技术的进步及日趋成熟,开采成本降低,以及陆上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及枯竭,海底矿产资源在人类的资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将与日俱增,进而有望促使全球矿业进入开发利用海底矿产资源的新阶段。

 

4.jpg

6.jpg


 矿材网会陆续完整刊发李金发副院长、侯增谦所长、魏文侠主任和曾志刚研究员的演讲报告,敬请关注!

上一篇:地矿人牵手航天人借助大数据找矿

下一篇:山东地矿局构建地质服务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