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热门新闻
  • >
  • 矿业
  • >
  • 洞庭湖砂要暴涨?中央环保督察:该区域彻底停止采砂、全面倒查所有涉水涉湖项目
洞庭湖砂要暴涨?中央环保督察:该区域彻底停止采砂、全面倒查所有涉水涉湖项目
2024-05-22 10:40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湖南卫视 编辑:矿材网

当地监管部门违规审批 推进非法采砂的“合法化”?

非法采砂超1900万吨、掏空洲滩面积达2085亩

部分船只将分选砂石泥浆水直排河道

退林还湿却半途而废 严重影响保护鱼类及其生存环境

洞庭湖该区域全面倒查所有涉水涉湖项目、彻底停止采砂!


 针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指出的问题和发现的典型案例,湖南省相关市县立行立改,以最坚决的态度推进反馈问题全面彻底整改到位。


 其中,岳阳明确停止汨罗全市范围内所有涉水涉湖项目,对其开展全面梳理;澧县要求立即关闭孟姜垸采区,全面彻底停止采砂调度所有涉及砂石开采运输的船舶驶离采区范围。


 不少行业人士担忧,此次,全面倒查所有涉水涉湖项目,部分开采区关停,一定时间内,会造成洞庭湖砂供应的短缺,价格将迎来新一轮暴涨。


 针对该问题,砂石骨料网数据中心特地电话调研洞庭湖开采区相关工作人员,其表示,目前,洞庭湖共有3大采区,分别为岳阳市湘阴县易婆塘采区、益阳市明朗采区、岳阳市汨罗市(县)打靶湖采区,每天开采量合计约为26万吨,此次关停的开采区仅属于核心采区一小部分。


 从最新洞庭湖砂的价格来看,目前,部分区域的关闭,并没有对整个市场造成很大的影响。 据砂石骨料网数据中心最新统计,5月20日,湖南港虹新材料有限公司普料天然砂在百盛锚地的平舱价格为66元/吨,与5月17日相比上涨1元/吨。未来,洞庭湖砂价格会不会迎来暴涨,砂石骨料网将持续关注。


 澧县:孟姜垸彻底停止采砂


 针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曝光典型案例孟姜垸非法采砂破坏湿地问题,5月19日,澧县已成立整改专班,立即关闭孟姜垸采区,全面彻底停止采砂,国资部门接收可动资产并封存办公场所房屋,调度所有涉及砂石开采运输的船舶驶离采区范围,解散相关人员队伍,并制定了孟姜垸采空区生态修复方案,迅速启动生态修复。接下来,还将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调查核实,依纪依规开展问责追责。做到当下改、立即改、长久改,防止老问题死灰复燃和新问题发生,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常态化长效化。


孟姜垸彻底停止采砂


 岳阳:即日起停止汨罗全市范围内所有涉水涉湖项目


 岳阳市委市政府收到问题反馈后,第一时间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和联合调查组,决定自即日起停止汨罗全市范围内所有涉水涉湖项目,对近两年汨罗境内已经和正在实施的所有涉水涉湖项目开展排查梳理,全面彻底整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对典型案例中涉事企业未批先建、违规施工等行为,严肃追责问责通报,坚决杜绝破坏长江保护区内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行为。


 案件详情:洞庭湖湿地破坏严重?


 据悉,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通江湖泊,湿地生态资源丰富多样,湖区周边分布着25个自然保护区、22个湿地公园、18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源自欧美的黑杨被引入洞庭湖地区栽种以发展经济,因为其生长快、利润高,种植面积迅速扩张。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向湖南省反馈意见中指出,欧美黑杨大面积种植,严重威胁洞庭湖生态安全问题。


 一场砍伐欧美黑杨、退林还湿的整治行动很快启动。2017年,湖南省制定《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杨树清理工作方案》《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要求到2020年底前全部清退自然保护区内欧美黑杨,并同步开展退林还湿、平沟还水等生态修复工作,大力推进清理整治相关工作。


 然而,今年5月,督察人员来到湖南省益阳市南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在沅江市)现场督察发现,欧美黑杨虽已清退,但平沟还水等生态修复工作基本未开展,保护区内沟、垄密布,湿地生态整体性被切割,总面积约18.3万亩,其中核心区、缓冲区共7.1万亩。


 记者跟随督察人员一行乘船进入保护区,从码头行驶四五十分钟后,到达大山岭一带下船登岸。记者注意到,这片区域已经不是湿地景观,取而代之的是深挖的沟壑、抬高的土垄,土垄上按照一定间距种植着旱柳等林木。一位技术人员拿出卷尺等工具测量得出,沟宽约3米,沟、垄高差接近3米。督察人员告诉记者,以前,种植户先挖沟抬垄,再在垄上种植欧美黑杨,欧美黑杨被清理后,大量沟、垄遗留了下来,“可以看到,当地虽然在这些沟、垄上重新种植了旱柳,但没有平沟还水,基本没有落实‘恢复近自然湿地景观,增加湿地面积,提升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要求,对已退化湿地的生态修复工作明显不到位。”


 督察人员又通过无人机航拍,观察保护区的现状,同样看到的是沟、垄密布,与常见的自然湿地景观大不相同。“这些红色标识区域是保护区内现有的沟、垄分布情况,它们是之前种植欧美黑杨形成的,但这些年没能恢复成湿地。”对着一份南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挖沟抬垄情况分布图,督察人员介绍。


 部分欧美黑杨清退区域违规复种大量林木,水利部门擅自出租清退区域给个人经营


 据了解,督察组曾通过实地暗访、调阅资料等方式调查保护区清退欧美黑杨后复种林木的问题。“我们曾多次来保护区暗访,发现虽然欧美黑杨已不见踪迹,但在洲滩上复种的枫杨、旱柳到处都是,违规种植死灰复燃。更有甚者,有些权属单位与个人签订合同出租清退区域,个人租来种林木、做生意。”督察人员告诉记者。


 再次来到南洞庭湖沿岸的部分乡镇实地走访,督察人员也发现了异常。在沅江市共华镇等地,记者看到在违规出租的欧美黑杨清退区域,有的地方生长着比较粗壮的枫杨和旱柳,接近成材;有的地方修建了通往林区的便道,车辆可以通行,空气中有臭味,疑似存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记者查阅相关规定得知,保护区内禁止进行开垦等活动。河湖洲滩管理由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河湖洲滩管理范围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垦种植林木及农作物,确需种植防浪林的区域,应按照《湖南省洞庭湖区水利管理条例》依法营造和管理。


 综合调查情况,督察组认定,沅江市水利部门于2017年10月至2022年1月,擅自签订25份租赁合同,将本应实施生态修复的2.1万亩欧美黑杨清退区域出租给个人,违规用于枫杨、旱柳等林木种植。记者查阅这些租赁合同发现,沅江市共华镇水利管理站、沅江市新湾镇水利服务中心等单位,以每亩20元到80元不等的价格向个人出租清退区域,租赁期限不一,有的20年、有的18年,有的到期时间为2036年。


 “你们本不被允许开展经营性活动,请说明违规出租的经过。”面对询问,沅江市有关负责同志回答说,沅江洲滩土地属于国有,委托给当地水利部门管理,为了解决资缺口,就把河湖洲滩发包出租给了个人经营,租金用在保障单位运转的经费等方面。


 保护区内非法采砂挖空洲滩,部分船只将分选砂石泥浆水直排河道


 澧水河口湿地保护区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津市,面积11.9万亩。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采石、挖沙。


 但督察发现,在保护区孟姜垸洲滩,数艘高大的采砂船正在进行采砂作业,洲滩内还堆存着大量的砂石,数量约有17.6万吨。此外,还有部分船只在澧水干流河道分选砂石,将泥浆水直接排放,导致水域十分浑浊。督察组查明,截至督察进驻时,孟姜垸洲滩累计被挖空面积已经达到2085亩。记者在督察组提供的卫星影像图上看到,相关区域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采空区,与周围的湿地对比鲜明。


 “这么大面积洲滩被挖空,可以直观感受到非法采砂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性很大,同时还可能导致一些堤岸崩塌等险情,可能影响水势稳定、生物多样性安全等。”督察人员告诉记者,“这些船只在湿地保护区内采砂、选砂、污染,我们也很疑惑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随着督察深入,真相也浮出水面。经查明,2019年7月常德市澧县水利部门违规审批,允许澧县2家公司在孟姜垸洲滩内进行采砂作业,截至2022年6月,非法采砂1779万吨,孟姜垸洲滩被挖空1835亩。


 不仅是违规审批,当地监管部门还推进非法采砂的“合法化”。2022年12月,津市市政府拟将孟姜垸洲滩调出澧水河口湿地保护区,未得到上级部门批准。2023年9月,湖南省水利厅印发《湖南省湘资沅澧干流及洞庭湖河道采砂规划(2023—2027年)》,明确要求孟姜垸采区“在相关自然保护地范围调整方案批复前,不得采砂”,但同年10月澧县水利部门再次违规审批,同意4家采砂公司继续采砂作业,截至督察进驻时,非法采砂124万吨,孟姜垸洲滩再次被挖空250亩。


 督察组还发现,今年4月,在湘江、汨罗江交汇处的汨罗江河口段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岳阳市汨罗农业农村发展有限公司擅自在保护区实验区内违规开展河道底泥及采砂尾堆清理作业,侵扰水产种质资源保护鱼类繁育、索饵。“在保护区,每年3月至6月为特别保护期,按规定不得从事可能对保护区内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活动,但涉事公司肆意违规作业,严重影响保护鱼类及其生存环境。”督察人员说。

上一篇:前4个月我国原煤产量14.8亿吨

下一篇:国际能源署:关键矿产未来仍面临供应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