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年代名称“奥陶纪”的由来
2018-04-19 16:37 来源:中科院地质地球所 编辑:矿材网

 地球形成至今,大约已有46亿年的历史(更准确的年龄数字是45.67亿年)。不管是不是曾经学习过地质学的人们,都对地球的演化历史或者地质年代的划分有或多或少的认识。比如,孩子们都知道“侏罗纪”时期恐龙是地球上的主宰,但在“白垩纪”末期却突然灭绝了;地球上的生命大爆发出现在“寒武纪”;人类生活在“新生代”,而“第四纪”的冰期却给人类的生存发展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1.jpg


 这些“纪”、“代”都是地质年代的单位,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些名称是怎么演绎出来的?



恐怕这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就不知道了,即便是地质专业的学生,也未必都个个清楚。


一、地质年代单位的划分

地质年代单位从大到小分别是宙(Eon)、代(Era)、纪(Period)、世(Epoch)、期(Age)和亚期(Subage)。


其中,最高一级地质年代单位是“宙”(Eon),整个地球演化历史从老至新可以分为:

冥古宙

(Hadean Eon,~46-40亿年)

太古宙

(Archean Eon,40-25亿年前)

元古宙

(Proterozoic Eon,25-5.41亿年前)

显生宙

(Phanerozoic Eon,5.41亿年以来)


进入显生宙,地球上的生命开始加速发展,海洋中的生物迅速繁盛起来,我们对于这之后的地球演化历史了解得更加清楚和细致,因此在显生宙中又从老至新划分出:

古生代

(Paleozoic Era,5.41-2.52亿年前)

中生代

(Mesozoic Era,2.52-0.66亿年前)

新生代

(Cenozoic Era,6600万年以来)

三个次一级单元。


在“代”以下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各个“纪”,如“古生代”从老至新六分为

寒武纪

(Cambrian Period,5.41-4.854亿年)

奥陶纪

(Ordovician Period,4.854-4.438亿年)

志留纪

(Silurian Period,4.438-4.192亿年)

泥盆纪

(Devonian Period,4.192-3.589亿年)

石炭纪

(Carboniferous Period,3.589-2.989亿年)

二叠纪

(Permian Period,2.989-2.521亿年)


“中生代”从老至新三分为:

三叠纪

(Triassic Period,2.521-2.013亿年)

侏罗纪

(Jurassic Period,2.013-~1.45亿年)

白垩纪

(Cretaceous Period,~1.45-0.66亿年)


 “新生代”则从老至新三分为:

古近纪

(Paleogene Period,66-23.03百万年)

新近纪

(Neogene Period,23.03-2.58百万年)

第四纪

(Quaternary Period,2.58百万年以来)


二、Ordovician(奥陶纪)一词的来源


 Ordovician(奥陶纪)是古生代的第二个纪,介于寒武纪和志留纪之间(起止时间为4.854-4.438亿年,持续时间约4160万年)。“Ordovician”一词最先由英国地质学家查尔斯·拉普沃思(Charles Lapworth,1842-1920年)在1879年提出,它来源于“Ordovices”。“Ordovices”原为北威尔士古民族,此民族居住的地区奥陶纪地层发育较好,因此得名。


 查尔斯·拉普沃思之所以单独划分出一个新纪“Ordovician”(奥陶纪),是为了解决大约半个世纪以前剑桥大学的地质学家亚当·塞治威克(Adam Sedgwick,1785-1873年,最早命名Cambrian寒武纪的人)和苏格兰地质学家罗德里克·莫奇逊(Roderick Murchison,1792-1871年,最早命名Silurian志留纪的人)之间的争论。


 此二人都是19世纪地质学界的牛人,两人分别定义了寒武纪(Cambrian)和志留纪(Silurian),但不幸的是他们定义的地层有部分重复,一套岩性相同的地层分别被划归于寒武纪和志留纪,使得寒武纪和志留纪在时限和地层上有很大一段的重复,造成应用上的困难及长达50余年的争论。

1879年查尔斯·拉普沃思在一篇论文“On the Tripartite Classification of the Lower Palaeozoic Rocks”(关于下古生代岩石的三分划分方案)中首次提出,可以将原称寒武纪或志留纪之间的重复部分另外取名Ordovician(奥陶纪)。后来,这个词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但一直到1960年在第21届国际地质大会上才得到正式认可,成为国际地层年代表中的官方名称。


三、“奥陶纪”是中国地质学界首创


 “洋为中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等是清朝晚期“洋务运动”的主导思想。甲午战争后,中国掀起师日浪潮,派遣赴日留学生,广译日文书籍,日式词汇深入科学、教育、法律等各个方面,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的地质研究开展较晚,就地层年代术语而言,我国地质学界现在使用的“寒武纪”、“志留纪”、“泥盆纪”等词汇均译自日文,唯独“奥陶纪”一词例外,此词系中国地质学界独立翻译,并为日本学者采用。


 民国时期著名学者、中国早期最著名的地质学家翁文灏先生(1889-1971年),清末时留学比利时鲁汶大学,专攻地质学,1912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他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中国第一本《地质学讲义》的编写者,1948年还短暂出任过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的高位,对中国的地质学教育、矿产勘探、地震研究等多方面有杰出贡献。他的文中曾明确指出“奥陶为中日旧译所未备,别创新名,初非得已”。并希望日本地质学界能沿用中国创造,“日本已把Cambrian译为寒武纪,但Ordovician日本还没有汉文译名,我们译为奥陶纪,盼望日本也同为使用”。而事实也的确如他所愿:“近时日本作者亦渐援用”。


我们译为奥陶纪,盼望日本也同为使用。

 至于当时日本为什么没有“Ordovician”的汉字译名,他认为是“日文向从旧法,以此纪附属于志留纪,故尚未译有专名”。仔细推敲起来,这是完全可能的,在1879年查尔斯·拉普沃思提出Ordovician一词之前,早古生代地层只有Cambrian(寒武纪)和Silurian(志留纪)两个地质年代名词,由于日本后来长期坚持传统的广义的志留系的划分,所以并未给Ordovician译名。


四、谁是中国第一个独立翻译“奥陶纪”的人尚不明确


对于谁是中国第一个将Ordovician翻译为“奥陶纪”的人,至今尚未取得共识。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王光旭博士2012年在“‘奥陶纪’一词译名考”一文中(发表在《地质论评》58卷第3期451-452页)提出,“该译名应该是在1913-1916年间由地质研究所师生译出,但具体是某一个人还是几个人讨论的结果无从考证。而正式发表则是在1916年的《地质研究所师弟修业纪》”。但是,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杨丽娟和韩琦2016年在“‘奥陶纪’”译名创始时间新考”(发表在《化石》2016年第4期34-35页)却提出一种新看法,认为“‘奥陶纪’一词为中国首创,目前所知最早见于京师大学堂《地质学》讲义,章鸿钊或为首倡之人”。


 1916年10月刊发的章鸿钊与翁文灏合编的《地质研究所师弟修业记》是“奥陶纪”有据可考的正式出版物


 1931年,翁文灏撰文指出我国将“Ordovician Period”译作“奥陶纪”始自《地质研究所师弟修业记》。民国五年(1916年)成书的《地质研究所师弟修业记》是地质调查所师生地质考察的结晶,该书参考了大量外国地质学家来华考察成果,其中包括美国地质学家维理士(Bailey Willis,1857-1949年)在华的研究。1903-1904年,维理士在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Carne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资助下前往中国进行地质考察,考察成果以“Research in China”(《在中国的研究》)为题成书出版。维理士在华北地区发现了大量奥陶纪地层,并在北纬30-40度之间观察到了贯穿鲁、冀、晋、陕至少三千尺厚、与晚寒武纪地层相衔接的石灰岩,此前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1833-1905年)曾认定其属于石炭纪,维理士则将其更定为奥陶纪。1911年,美国女传教士麦美德(Luella Miner,1861-1935年)参考部分英美教材及李希霍芬、庞培烈(Raphael Pumpelly,1837-1933年)、维理士等人在华地质考察结果编纂而成的《地质学》出版,这是较早出现“Ordovician”一词的汉译英、美的教科书。在第二章“地壳之石段”中云:第二段,英国名为下西路连石系(Lower Silurian),美国名此石系为阿德危先(Ordovician),中名秦国石系。


 翁文灏的说法虽已得到学界普遍认可,但杨丽娟和韩琦却认为此说法有待商榷。她们的考究工作发现,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京师大学堂讲义《地质学》已有“奥陶纪”译名。此书内容、体例均仿日式教科书,文中地质学术语亦多沿用日式名词,但书中已将“Ordovician”一词译为“奥陶”,并说明奥陶纪属于古生代,位于寒武纪及志留纪之间。这部著作封面仅“地质学””三字,中缝有“地质学讲义京师大学堂农科”字样,编者、出版年份等信息均不详。由于京师大学堂于1912年5月改名北京大学,故她们推断此本《地质学》应在此前成书,并推断其作者很有可能是章鸿钊。


章鸿钊(1877-1951年)


章鸿钊是中国早期的著名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地质科学史专家,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曾任1922年成立的中国地质学会首任会长。他于1911年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部地质系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立即回国开展工作,应聘为京师大学堂农科的地质学讲师,是国人在大学讲授地质学的第一人。其《六六自述》中对此有说明:“先是奉罗叔韫夫子手谕,约予毕业后,担承京师大学农科大学地质学讲师。盖罗师时为农科大学学长也。此固义不容辞者,即修简诺之”,并云:“中秋后,以京师大学开课期近,予即移寓马神庙校舍,预备讲义。盖时中国教授法与日本不同,教师必先编讲义,印刷分给学生,而后为之讲解,故教师劳而学生则甚逸,不若日本学生必自抄讲义也。时予所担任者为地质学,听讲者为农科大学学生也”。可见为筹备课程,他还为农科大学学生编写讲义。而《地质学》中缝有“地质学讲义京师大学堂农科”字样,正与此吻合,故推测此书为章鸿钊所编纂的可能性最大。


此后章鸿钊任教于地质研究所,教授地质、矿物等科目。1916年,其与翁文灏合编的《地质研究所师弟修业记》出版,书中大量使用“奥陶”一词,亦是顺理成章。该书以学生考察报告为蓝本,介绍考察中所见中国奥陶纪地层分布现象、化石及与寒武纪划分界限,并与维理士在中国的考察成果进行参考比对。此后,叶良辅《西山地质志》出版,《地质专报》、《地质汇报》相继见刊,均沿用了“奥陶”一词。1923年,董常受丁文江、翁文灏嘱托编写《矿物岩石及地质名词辑要》,章鸿钊参与该书修订并为之作序,此书再次指出奥陶纪为中国自创名词,王恭睦认为此书“译名较慎重,而通行亦较广”,翁文灏则提到“国内各地质机关之出版品已一律援用,统一之效庶已可睹”。此后,杜其堡编《地质矿物学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30年)出版,其中名词曾受翁文灏等诸先生校正,与董常所编词典大同小异,“奥陶纪”得以沿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出,作为地质年代名词的Ordovician是1879年由英国地质学家Charles Lapworth首先提出来的,尽管谁是中国第一个将Ordovician译为“奥陶纪”的人目前尚不清楚,但“奥陶纪”一词为中国首创却是不争的事实。1916年10月刊行的由章鸿钊和翁文灏编写的《地质研究所师弟修业记》是“奥陶纪”译名最早的正式出处。此后中国地质学虽不断发展,新的理论及考察成果不断涌现,地质学知识体系不断更新,但由于地质学工作者大抵师承相同,后来的地质院校(如北京大学地质系)、地质机构(如李四光创建的地质研究所)都与地质研究所的师生有莫大渊源,再加之地质调查所的权威地位,“奥陶纪”一词从创立之初即得到认可,权威地质学词典的出版更是促进了名词的统一,使得“奥陶纪”得以沿用至今,得到广大地质工作者包括日本学者的广泛使用。


主要参考文献:

1、杨丽娟、韩琦. “奥陶纪”译名创始时间新考. 化石,2016,(4): 34-35

2、王光旭. “奥陶纪”一词译名考. 地质论评,2012,58(3): 451-4752

3、科文. 地质年代名称的由来. 资源导刊

上一篇:天旱无雨 亚马逊森林为啥更绿了

下一篇:青海地质遗迹资源家底摸清